第二十五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华达获奖征文赏析

陈环 发布 2025-04-21 20:40:00 更新 2025-04-21 16:44:12

华达学子 风采绽放

佳作赏析

-笔耕不辍 妙笔生花-

 

在“第二十五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中,我校孙梓萌、袁莘菲、张玉恒、冯薇薇、刘添天、郝睿婕、王安、侯晟媛和石敬之九位同学获奖。在老师的辛勤指导下,小作者们运用在华达课堂上学到的写作技巧,用中文书写自己的奇思妙想、生活感悟、体验经历,行文生动有趣,文笔细腻流畅,感情真挚动人。

 

一等奖

 

孙梓萌 《汉字之美》

指导老师: 贺海云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认字了,原因是我的妈妈每天都会给我读书,渐渐地,我也开始自己看家里的绘本了。从那时候开始,我就踏入了汉字的世界。

从很早以前开始,就听见身边的人说汉字是多么的美妙,但我一直也没有学会写,也并没有体会到它的美妙。直到有一次,我报名参加了一个汉字设计比赛,由此引发了一些的思考,我感觉自己在无意中发现了,并且体会到了:汉字真的可以很美。

那次比赛,对我们的要求是将“桥”字按自己的想法进行图形化的设计。这从何下手呢?一开始我并没有什么头绪,只是拿着笔在字上乱涂乱画。

在寻找设计方案时,我不禁思考起这个字来。左边是木,右边是乔,随便拿掉一边换上别的,就是一个新的字;然后,用各种偏旁部首的排列组合,就能创造成千上万个不同的字,这不是很神奇么?有成千上万个字就有成千上万种意思, 有成千上万种意思就成千上万种读音。有些字表达的意思简单易懂,有些则需要深刻思考,才能真正看出用这些偏旁部首想表达的到底是什么。

渐渐地,我的思绪飘远了。有一些字, 你一看到它,就能明白它的意思。山, 这个字上的三个竖,就像连绵的山脉。川, 三根线, 就像流淌的河水。最初的汉字就是这样的, 一个符号代表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东西。最开始的汉字展现的,是一幅画,是造字的人看到的情景。即使演变到现在,汉字依然是一个个各有特色的图形, 这些图形有的左右对称 ,有的上下对称,有的复杂,有的单薄,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美。

汉字除了意义丰富,形状美观,也有着非常多不同的音调组合和读音。古汉语读音就非常有意思。在演变的过程中,读音渐渐从浑浊的音变成了有力、清楚的音。但是,没变的是听起来依然是那么独特而优美。许多外国人也说, 中文听起来就像在唱歌一样。原来关于汉字的一切这么有意思,我怎么早没有想到呢?

在思考中,我继续乱涂乱画, 时不时加上一笔,时不时减少一笔。在试图抓住一些一闪而过的点子的时候,我发现只要运用“桥”字中间的那几笔,就可以画出一个真正的桥梁。我才意识到,“桥”字本身就像一座桥,不但用偏旁部首抽象地表达了含义,而且从形状上就长得像。而且桥的部首是木, 而桥在最开始的时候,就是用木头做的。这让我想起在书上看到过,中国古代有一种不用一根钉子和榫卯建造的”虹桥“,是世界上一种绝无仅有的桥的类型,曾经出现在清明上河图中,其轻盈的形态和精妙的结构,如今依然让能我们为之惊叹。

桥右边的字是乔,是它的发音,也是桥形状,跟“桥” 自己同音。它自己就能解释自己,型,意和音互相匹配,形成了一个字, 多么出乎意料,又在清理之中,很难说这是巧合啊!古人真的很有智慧,一个字,形、音、意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画着画着,在一阵思绪飞扬中,在对汉字的深入思考中,经过了反复的修改,我终于完成了我的设计。一个线条规整的“桥”字里有一座平衡且有力的桥梁,完美地跟字体融合在一起。之前总是听别人说汉字有多么多么美,多么奇妙, 现在, 我也明白了。你看,正是应了那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袁莘菲 《故乡新发现,寻根荆楚情》

指导老师: 贺海云

故乡新发现,寻根荆楚情

    ——2024 “湖北寻访之旅” 夏令营感悟

我的家乡湖北,承载着我生命中最温暖、最美好的记忆。那里不仅有让人流连忘返的自然美景、独具特色的美食,还有一份浓浓的亲情与乡情。作为一个出生、成长在德国的湖北孩子,每年我都会随父母回到家乡探亲,无论是亲朋好友的关怀,还是美味的热干面和糍粑,都让我倍感温馨。亲人的温暖和家乡的美食已经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今年,我有幸参与了湖北省侨办组织的海外华裔青少年“2024湖北寻访之旅”夏令营,主题为“寻根,圆梦”。这次旅程,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深入了解了家乡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发展,让我终身都难以忘怀。

我们的第一站是湖北省省会——武汉。我们参观了有着“中国最美校园”之称的武汉大学,感受了这座学府浓厚的学术氛围。漫步在美丽的樱花大道上,青砖绿瓦间我们仿佛看见了百年校园的风雨历程。随后,我们登上了千古名楼——黄鹤楼,俯瞰滔滔长江,我们仿佛置身于诗人崔颢的诗句中:“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长江美景尽收眼底。古朴的黄鹤楼与周围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交相辉映,展现了城市的繁荣与发展,让我们感受到了武汉作为现代化大都市的活力与进步。湖北省博物馆的参观,更让我大开眼界:越王勾践剑的锋利与光彩令人惊叹,曾侯乙编钟的钟声仿佛穿越了千年……一件件文物,琳琅满目,似乎在诉说着荆楚大地的壮丽与辉煌。这些珍贵的历史瑰宝让我对家乡的文化更加自豪。

荆州的一日游同样令我印象深刻。站在荆州古城前,我仿佛穿越时光,踏上了三国时期战士们曾经走过的古老城墙,目光所及,正是当年无数将士赴死前凝望过的壮丽风景。漫步于古城之中,那段气势恢宏的历史仿佛重现在我眼前。来到楚王车马阵,我仿佛回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穿行在荆楚大地上。古老的车马和深埋地下的历史遗迹,展现了荆楚文化的独特魅力,情不自禁,令我们赞叹不已。

最后一站是我的家乡——宜昌。这里素有“宜人之城,昌盛之地”和“水电之都”的美誉,山水相依,风光旖旎。我们乘船穿过西陵峡,两岸高山巍峨,江水蜿蜒曲折,犹如画卷徐徐展开。大自然的雄壮与秀美尽收眼底。三峡大坝巍然矗立,是宜昌“水电之都”的象征。这座伟大的工程凝聚了几代人的智慧与心血,成就了“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愿景。我亲眼目睹了大坝泄洪的壮观景象,滚滚江水奔腾而下,气势磅礴,自然与科技的完美融合深深震撼了我。这一刻,我深切感受到祖国的力量与辉煌的成就,心中的自豪如眼前的江水汹涌喷薄。

在闭营仪式上,我很荣幸代表营员为家乡人民演奏了德国古典大师贝多芬的第十号钢琴奏鸣曲,借此表达了我对家乡的感恩与热爱。我希望用音乐架起中德文化交流的桥梁。演出结束后,我荣幸地获得了“最佳营员”的称号。作为在海外成长的华人孩子,我也希望能让更多人通过我们的眼睛,看到一个真实、美丽、充满活力的中国,让更多外国朋友爱上湖北,爱上中国!

这次“湖北寻访之旅”是一段独特的旅程,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曾经的我以为自己已经足够了解并热爱家乡,每年暑假回来的那些短暂时光便是全部。然而,通过这次旅程,我才意识到,湖北还有那么多我未曾发掘的历史、壮丽的景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我非常感激湖北省侨办为我们提供了这个机会,带领我们走进那些未有机会踏足、未曾听说过的地方。这次寻访之旅,让我对我的家乡有了更加全新的认识。湖北,不再只是我记忆中的山水与亲情,更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丰富文化和现代科技成就的家园。湖北,永远是与我最亲近的归宿,我最热爱的家乡!

二等奖

 

张玉恒 《雅安之旅》

指导老师: 季安娜 

今年暑假,我们一家人去了中国四川省的雅安,开启了我在中国的一次难忘旅行。

请跟随我的文字一起去看看雅安吧。

在雅安的这几天,我发现,雅安总是下着蒙蒙细雨,到处都是云雾缭绕的。这样的天气给这座城市增添了几分神秘感,怪不得人们说雅安有三宝,第一宝就是“雅雨”。走在雨中,我感受着雅雨的特别,经常是这边正在下雨,但几步之外天气却是晴的。

除了雅雨,还有雅鱼和雅女一起组成“雅安三宝”。听说雅安湿润的气候特别宜人,养育出了雅安的女子那美丽出众的样貌,因此得名“雅女”。

而“雅鱼”的故事我早有耳闻,所以,我们一到酒店就赶紧去见识一下传说中的雅鱼。我仔细地观察了一番,发现雅鱼的鱼头里面真的有一根像宝剑一样的骨头,我觉得非常特别,还把它保存了下来。我一边看一边想着那个传说:据说这把宝剑是女娲补天时用过,不小心掉到水里,后来就长到了雅鱼的头骨里。

在雅安,除了“雅安三宝”让我大开眼界,我们中国的国宝——大熊猫更是让我期待已久。

第二天早上,我们吃完美味的早餐后,就迫不及待地去看大熊猫。在大熊猫基地,我们先给大熊猫的院舍打扫卫生,然后仔细清理了大熊猫的臭臭,我很惊奇地发现,大熊猫的臭臭闻起来竟然是香的。打扫完卫生后,我们终于能去看大熊猫的真面目了,我实在是太激动了!以前我只是在图片上看到过大熊猫,它们那胖乎乎的模样很是可爱,直戳我的心窝。实际上,眼前真正的大熊猫比在图片上更可爱、更灵动,我真想冲上去抱抱它们。耐心地等待许久后,我们终于看到了一只叫贝贝的大熊猫。它一见到我们,就很快地爬上了一棵大树,找了一根树杈就开始睡觉,简直可爱极了!原来大熊猫也不怕生,才不管底下有多少观众等待着,只管自己美美地睡觉。

这是一趟很有意义的雅安之旅,因为在这趟旅行中,有绵绵的雅雨,有窈窕的雅女,有神秘的雅鱼,还有直戳我心窝的国宝熊猫。

冯薇薇 《我的2024中国行》

指导老师: 贾佳  

七月的艳阳如往年一样炙热,让我想回中国的心情变得更加焦急。放假的第一天,我就跟着妈妈和妹妹来到了法兰克福机场,准备乘飞机飞往我魂牵梦绕的中国。

十几个小时之后,我们到了妈妈的家乡----山西太原。在机场,我一眼就看到了姥姥和姥爷,虽然上一个夏天我们才见过面,但是我还是激动地跑了过去,紧紧地抱住了他们。

在太原修整了几天后,姥姥姥爷陪着我们踏上了山西名胜古迹的游览之路。第一站,我们先到达了山西省大同市,这里不仅有很多历经百年的建筑,而且还有我国四大石窟之一的云冈石窟。这里的壁画精美,佛像造型各异,人们连连惊叹于古人的智慧和劳动。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还一起参观了悬空寺和应县木塔。悬空寺,物如其名,是“挂”在山壁上悬空而建的,像一个“危房”,但是它经历千百年的风霜,现在依然能迎接很多游客登顶参观,真是一个奇迹!而最令我难忘的,则是应县木塔,它是与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和意大利的比萨斜塔齐名的“世界三大奇塔”。这座高近70米的九层宝塔,从上到下没有使用一个钉子,而全是由中国的榫卯结构制成的。经历了千年的风霜雨雪,硝烟战争,应县木塔直至今日,虽然稍有倾斜,但依然屹立不倒。希望下次我和可以和家人们一起再去见证它的一千岁生日!

古老建筑的身影,还没有在我的脑海中散去,紧接着我又被新城区中的现代气息所吸引。我一边听着妈妈,姥姥和姥爷讲着他们十几年前来大同市时怎样的交通不便,一边看着如今高楼林立,道路宽阔的新面貌,这种对比又一次冲击着我。如果说古建筑,古中国的一砖一瓦需要无数普通人的默默付出,那今天的高速发展,新中国的一草一木,不更是无数普通人早出晚归,辛勤劳作而创造的吗?中华上下五千年,我们辉煌过,我们迷茫过,我们灿烂过,我们也斗争过,这千百年来,唯一不变的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勤劳勇敢,坚强不屈,这种中华民族的宝贵品质,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应该传承的精神财富。

刘添天  《语言的力量:以中文为钥,开启世界之门》

指导老师: 李嘉

在这些年学习语言的旅程中,我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许多中文和德文的谚语不仅在寓意上相同,甚至可以直接翻译,如:

• Aller Anfang ist schwer —— 万事开头难

• Reden ist Silber, Schweigen ist Gold —— 能言是银,沉默是金

• Kleider machen Leute —— 人靠衣装

• Der frühe Vogel fängt den Wurm ——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 Nur Fleiß macht Preis ——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 我最喜欢的:Was du nicht willst, das man dir tut, das füg auch keinem andern zu. —— 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记录这些谚语时,我不禁好奇:为什么这些相似的智慧会在文化背景如此不同的国家中独立诞生?仔细一想,这正是人类智慧的共鸣。我们的祖先在应对自然和社会变化的过程中,总结出规律并代代相传。他们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得出相似的道理,正是因为事物的本质和底层逻辑是相通的,正所谓大道至简,道法自然。

进一步研究后,我发现许多中国谚语的起源时间比其他国家要早得多。例如《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早在公元前就已出现,而西方直到中世纪才在《圣经》中明确表达这一理念,康德在18世纪才将其概括为谚语。虽然古埃及文明也早期提出类似的思想,但由于文化和语言的中断,未能如中华文明那样持续传承。相比之下,中华文化凭借其强大的精神内核,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亡,反而在不断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中愈发壮大。五千年的历史中,中华文明与其他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优势,使其发展至今,依然在世界舞台上屹立不倒。

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中文。作为一名海外华侨,我亲身感受到了这种变化。小时候,周围的同学常拿我的“咪咪眼”开玩笑,而现在,他们会好奇地向我询问中国功夫、茶叶、汉字、生肖和长城等中国文化话题。中国的文化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比如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在西方成为畅销书,我认识的许多外国朋友都阅读过这套作品。全球最大的流媒体平台Netflix甚至拍摄了《三体》电视剧,且收视率颇高。最近,一款名为《黑神话:悟空》的电子游戏引发了全球热潮。它将中国的神话、传统文化和建筑等元素融入其中,赢得了全球玩家的喜爱。大家开始对那个挥动“魔法棍”打怪的猴子产生浓厚兴趣。这些充满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作品打破了西方对中国的刻板印象,让中国文化的形象变得更加鲜活。

如今,全球约有一亿外国人正在学习中文,加上十四亿母语使用者,中文早已成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第二大语言是西班牙语,而第三大语言则是公认的“世界语言”——英语。能够成为主流语言的背后,是历史与力量的积累。

罗曼语族语言,譬如西班牙语,源自古罗马帝国的拉丁语。随着罗马帝国的强盛,拉丁语成为了欧洲的通用语言,至今许多欧洲语言中仍保留着拉丁语的影子。而英语,凭借英国曾经的殖民扩张,在19世纪占据了全球四分之一的领土,因此成为多个国家的官方语言。中国同样有类似的例子,自秦始皇一统六国后,汉语成为了统一的官方语言。因为它从未被替代,汉语成为了世界上最古老且仍被广泛使用的语言。

时至今日,英语、中文和西班牙语依然占据主流,这与它们所在国家的强大实力息息相关。如今,欧盟(主要使用罗曼语系语言)、美国(英语)和中国(汉语)是全球三大经济体。欧盟经济多元化,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均占据重要地位,其悠久的历史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其成为世界理想的旅游目的地。它在环保、可再生能源和绿色科技领域也走在世界前列。美国曾是英国的殖民地,尽管历史不长,但凭借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未遭重创,反而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移居,成为“文化熔炉”。多元创新的文化造就了美国的强大,并使英语成为全球通用语言。中国,改革开放后,凭借庞大的人口红利,成为“世界工厂”,并逐步转型为数字化工业大国,创造了无数奇迹,成为全球经济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这三大经济体代表着全球三大洲,也是全球供应链的核心部分。它们相互依赖,推动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过去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跨洲际的合作鲜少发生,但如今全球合作前所未有的密切。为了促进沟通与合作,语言的统一显得至关重要。

毫无疑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种语言的普及程度取决于其国家的经济实力。英语已经成为全球通用语言,而中文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官方语言,使用者众多,完全具备成为“世界语言”的潜力。

因此,作为汉语使用者,我们拥有巨大的优势——能够更轻松地获取丰富的文化和学术资源,在职场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尤其是在跨国企业中。与此同时,汉语使用者也拥有更广泛的国际就业机会,并且在文化交流和国际交往中也更加便利。这些优势反过来又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形成良性循环。

然而,全球化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为了追赶潮流,越来越多的人转而学习主流语言,甚至放弃了母语,导致许多小语种逐渐边缘化甚至濒临消亡。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全世界约有7500种语言,其中近40%已被列为濒危语言,平均每两周就有一门语言消失。如果这一趋势持续下去,到21世纪末,现存语言中的一半将不复存在。

语言的单一化不仅对少数民族文化造成排挤,也代表着文化多样性的丧失。文化的多样性是思想创新的源泉,正如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所说:“文化多样性是创造力和灵感的源泉”。因此,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努力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只有这样,世界才会更加丰富多彩。

作为一名在德国出生长大的华侨,我有幸同时掌握中德两种母语,精通英语,并学习了法语和西班牙语。我愿以自己的力量,致力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成为连接不同文化的桥梁。同时,我也会将国外的优秀经验带回国内,为推动中外文化交流贡献力量。希望所有海外华侨共同努力——众人拾柴火焰高,让我们以中文为钥,打开世界之门!

三等奖

 

郝睿婕 《我心中的春夏秋冬》

指导老师: 黄玉玲

我眼中的春天 / SPRING

我眼中的春天是嫩绿的,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每年农历春节前后,外出时,我会看到路边的残雪里不知何时冒出一朵朵黄色的小花。我会惊讶:春天来了!之后各种颜色的小花越来越多,红的、白的、粉的还有紫的。小草从土里钻出来,树枝上也都长出了新芽,嫩嫩的、绿绿的。每天早上小鸟们很早就开始叽叽喳喳地唱歌,那么清脆、那么欢快,好像在说:“起床了,春天来了!”

春天在我眼里就是这么多彩、充满希望。

我记忆中的2024年的夏天

我眼中的夏天通常是绿色的,经常很热,可以去室外游泳池玩水。但是今年夏天很特别,因为它是红色的。

第三十三届奥运会在巴黎举行。我喜欢运动,比如游泳、跆拳道、乒乓球、羽毛球,所以我打算在奥运会期间观看这些比赛。结果从乒乓球起,我看了跳水、羽毛球、游泳、跆拳道、花样游泳,还有体操……

每一次看比赛时,我都会先寻找那抹红色------我们的国旗,然后为中国运动员加油助威。如果他们失误或者落后我会心生惋惜,如果他们胜出我会和现场观众一起呐喊欢呼。

一次次的国歌响起我会心潮澎湃,那全场跃动的中国红,那动人的旋律永远留在了我在2024年夏天的记忆里。

我盼望的秋天

在我眼中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地里的庄稼可以收割了,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摘了。我还可以去森林里捡栗子。

自从我们一家四口去年秋天第一次去露营,我发现我爱上了露营。在露营地我一抬头就能看到近处的树、远处的山和天上的白云。天一黑就能看到夜空的繁星,那么多、那么亮。我们一家人可以挤在一个小小的房车里做饭、吃饭、玩游戏、看风景。夜晚,我们会在一起读书、讲故事、看星星。

在阳光明媚、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觉得大自然离我好近,星星离我好近,爸爸妈妈离我好近。所以我今年秋天希望再去露营。

我梦想中的冬天

 Snow Season

我梦想中的冬天是有很多很多雪,可以堆很大很大的雪人,还可以跟朋友们一起打雪仗的冬天。

但是我发现冬天下雪的日子越来越少了,雪也越来越小了,而且很快雪就会化了。如果想滑雪,就得去很远的山上,而且通常还需要人工造雪。我从书上、网上还有电视上了解到了全球变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如果我们不从现在做起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好好保护我们的地球,未来我们可能再也看不到白雪了。

我希望将来的冬天都是我梦想中的冬天。

王安 《威尼斯之旅》

指导老师: 卞向欣

在秋假里,我们去了威尼斯。一到威尼斯我就觉得跟德国完全不一样。

威尼斯的海水是绿色的。站在海边时,能听到哗啦啦的水声。往天上望去,就能看到天空上飞翔着白色和灰色的海鸥。他们好像在跟云朵比赛呢。

威尼斯有各种各样的船。有些船载满了游客在运河上开来开去,有些船运着垃圾开走了。有些船的声音很大,还有些船则静悄悄地划过去。

早晨涨潮时,海边的路常常被淹了。有些路只是有一点水坑,但有些路完全被淹了,根本过不去。晚上的时候水就慢慢的退去了,小运河里的贡多拉就会安安静静的漂在水上。这时街道上的灯都亮起来了,本来在广场上玩耍的的孩子们都纷纷回家了,但我们不会觉得无聊,因为威尼斯的小巷子很有意思。在景点旁边的街道上一直到晚上很晚的时候还有人在溜达,吃饭或者聊天。

威尼斯像一个童话里的世界。虽然白天和晚上的景色都不一样但是都那么好看,那么让人着迷。

侯晟媛 《四季写给我们的信》

指导老师: 张允尘

春天,大自然寄给我们的信是草长莺飞,万物复苏。

夏天,大自然寄给我们的信是鸟语花香,百花齐放。

秋天,大自然寄给我们的信是果实累累,五谷丰登。

冬天,大自然寄给我门的信是雪中腊梅的清香,

松柏的翠绿,是冬至的休眠,是下一个四季。

它是小雪,是大寒,

是一年四季的结尾也是一年四季的开始。

石敬之  《难忘的夏令营》

指导老师:王景萍

2024年暑假的第一周,我和最好的朋友参加了一个夏令营。星期天爸妈开车送我们到营地。一路上,我们激动地讨论着接下来一周的夏令营活动。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我们很快就到了营地。今年的营地设在一片森林旁边,更棒的是,旁边还有一大片草地,我们可以在那里踢足球。

营地指导员给我们分配了帐篷,我和最好的四个朋友分在了同一个帐篷里,大家都高兴极了。我们飞快地带上行李箱,兴冲冲地进了帐篷。收拾完行李,指导员给我们布置了第一个任务:给鞋搭一个小帐篷。我们一开始感到奇怪,为什么要给鞋搭帐篷?指导员解释说,鞋子不能放在我们睡觉的帐篷里,放在外面又容易被夜里的露水打湿。于是我们五个人齐心协力,很快就搭好了鞋帐篷。正好晚餐时间到了,吃过晚饭,我们回到帐篷,躺在床垫上开始聊天,不知不觉中就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8点,伴着一阵音乐声,我们被叫醒了。原来这是指导员故意用音乐当闹钟叫我们起床。大家懒洋洋地起了床,吃早饭的时候,指导员告诉我们今天要去游泳池。听到这个消息,我们都很兴奋,加快速度吃完早饭,洗好餐具,整理好背包,便出发去游泳池。我们大约走了半个小时才到游泳池,天气非常热,大家都走得满头大汗。一到泳池,我们立刻跳进水里,那种感觉实在是太凉快了。这个室外泳池很大,里面有3米高的跳水板、陡峭的滑梯,还有一个排球场。我们在那里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上午,跳水、滑滑梯、打排球、玩水球,大家玩得不亦乐乎。经过四个小时的疯狂玩乐后,我们回到了营地。晚上躺在床垫上,我几乎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睡着的。

第三天一早,我们发现营地中央多了一个大木箱。指导员宣布:“昨晚来了强盗,守夜人睡着了,强盗从每个帐篷里偷了一件东西,放进了这个木箱,并锁上了。要想拿回被偷的东西,你们必须通过夜间探险,并且完成胆量测试,找到钥匙。”晚上11点,夜间探险开始了。每个人需要独自走过大约400米的森林小路,途中随时可能遇到“强盗”。一开始,我非常害怕,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强盗的样子,还担心他们会对我做什么。当我走进黑漆漆的森林时,听到猫头鹰和狐狸的叫声,心跳加速,害怕极了。突然,我听到一声尖叫,紧张地想快跑。后来才发现,那是前面的小伙伴发出的尖叫声,反而让我更加紧张。这时一个戴着面具、拿着斧头的人朝我走来,突然间,我的头被麻袋套住了,眼前一片黑暗。随后我听到电锯声,吓得大喊起来。不知道喊了多久,等我摘下麻袋时,发现“强盗”已经消失了,我拼命跑向森林的另一端,直到看见指导员。他笑着说:“别怕,你已经通过了勇气测试!”我终于长舒了一口气,拿到了钥匙。我们成功取回了木箱里的物品,走回营地时,大家都在兴奋地讨论这次探险,感觉非常自豪。回到帐篷后,我们倒头就入睡,梦里仍然是强盗的影子。

第四天,我们玩了夺旗游戏,这是我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我们被分成红队和蓝队,每人手里都有一把彩色水枪。我们的任务是既要保护好自己的队旗,又要寻找机会抢对方的队旗。每个被水枪击中的人要等30秒才能复活,抢到对方队旗得25分。最后,我们的红队以50比25赢了蓝队。又是开心的一天!

五天愉快的夏令营生活很快就结束了,到了最后一天,我们收拾行李准备回家。虽然不舍得离开营地,但我也很想家。这次夏令营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回忆,我和朋友们已经约好了,明年还要一起参加。回到家里我绘声绘色地给爸爸、妈妈和弟弟讲了这5天的夏令营生活,讲着讲着我觉得自己好像又回到了营地,又参加探险游戏,妈妈看着我眉飞色舞的样子说:“看来这次的夏令营真的让你难忘”。

相关文章

热烈祝贺华达学子在“第二十五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 中取得骄人成绩!

2025-04-18 02:41:00

作文大赛 喜报 字字珠玑 | 文采斐然 热烈祝贺 一等奖:2人 二等奖:3人 三等奖:4

华达中文学校学生在《第十七届华人少年作文比赛》中获奖

2017-06-01 04:30:00

“华人少年作文比赛“是在已故著名教育家、儿童文学作家韩作黎的倡导下设立的

学校活动

学校上课 - Unterricht

学校上课 - Unterricht

2025-05-03 09:30:00 Hessenwaldschule
学校上课 - Unterricht

学校上课 - Unterricht

2025-05-10 09:30:00 Hessenwaldschule
学校上课 - Unterricht

学校上课 - Unterricht

2025-05-17 09:30:00 Hessenwaldschule
学校上课 - Unterricht

学校上课 - Unterricht

2025-05-24 09:30:00 Hessenwaldschule
Christi Himmelfahrt

Christi Himmelfahrt

2025-05-29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