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茵华韵“音乐会背后的故事

雁子 发布 2017-10-31 04:45:00 更新 2024-05-22 12:09:34

2017年10月15日在法兰克福老歌剧院举办的中德建交45周年京剧交响音乐会圆满落下帷幕。那气势磅礴的音乐,华丽优美的唱腔,雷鸣般的掌声犹在耳边......这些天各种报道,视频也在不断丰富着报章和朋友圈。大家对国内大腕的精湛演艺和节目本身已经有了充分的描写和认识。当铅华洗尽,锣鼓息声,一切归于平静的时候,在我眼里那些幕后的无名英雄,一点一滴的无私奉献越发清晰起来。

下面就我所知道的筹备组成员,票务和舞台后台三个方面写一下我的所知所感,那辉煌背后有多少人的付出和奉献有谁说得清呢?恐怕没有!虽然难免挂一漏万,但窥一斑而见全貌,说总比不说好。

 

筹备组面面观

 

这次能在老歌剧院这么高大上的场地演出,首先要感谢京京酒楼的杨明先生和蔡来珍女士,没有他们的鼎力支持,整个活动恐怕都要泡汤,精彩演出更无从说起。当大家都在为晚会的成功而庆祝和欢呼时,杨总团队还在为经费奔走,做细致的收尾工作。。。

当半年前顾裕华大姐把我拉进筹备组群时,我对自己具体能做什么还不是很清晰。只知道有这么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来自不同团体,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在为这场中德建交45周年大型音乐会添砖加瓦。

其中顾大姐作为本次活动的总策划和协调人之一,方方面面的困难和事情都等着她去解决和拍板。她敢于担当,迎难而上,突显出大姐大的风范,为年轻人树立了榜样!德华京剧苑的朱旭东老师,从最开始策划演出,直到莱茵华韵完满落幕近一年的时间里,一直负责联络协调各位国内的艺术家,并为音乐会顺利演出出谋划策,惮精竭虑。演出之日更是同杨晓俊老师一起排除万难,落实了合唱团的排练场地问题,为演出的顺利进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朱旭东老师送别国家京剧院老师去伦敦

 

华人联合合唱团总负责梁忠雄博士我们已经有过两次愉快的合作,他做事严谨,每次都是默默无闻地承担很多幕后工作,可谓是德高望重的带头人;于芳和吉森大学交响乐团有着良好关系,这次她也当仁不让地承担起乐团和国内文联团翻译的重任,从演出团出国前就开始陪同,一直坚持到最后,付出了许多心力和精力,像个打不垮的小强,让人不能不佩服;德华京剧苑在董亚平团长的带领下几乎全体出动,为这次活动出人出力,更不在话下。

于芳和央视贾京梁导演

 

东方艺术学校的潘春梅老师作为此次演出的后勤主任,为演员和工作人员的餐饮,前后台卫生,艺术家用水等都做了细致的安排,几位后勤工作人员在她的指挥下将偌大的演出工作团队后勤问题梳理的井井有条。潘老师还负责开场舞蹈和艺术家伴舞的导演工作,在强大的工作强度下不慎扭伤了脚踝,但她带伤坚持工作,为后台留下了坚毅的身影;主持人王蒙蒙这次也是身兼数职,不仅当导游,摄像,还要拉赞助,充分显示一个多面人才的本色。筹备组唯一的德国人 Dirk Schneider 先生和夫人史翠红一起负责整个过程的文字翻译工作,他认认真真,利用出差机会,牺牲睡觉时间,争分夺秒推敲文字,在翻译和宣传上立下汗马功劳;夫人翠红也是身兼演员,翻译,记者等多个身份,为演出鞍前马后奔走。特别值得大写特写的是负责平面设计的王凯,由于时间紧,任务急,他最后连着几个晚上都没休息好,全身心投入海报和节目册的设计工作,当时又面临搬家,最后搬家公司车到门口,他东西还没收拾。。。技术总负责张展和负责音响的曹旸前期就几次到现场,为中德双方技术上的沟通与调整,为这次大型演出的圆满成功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平时不发声,现场绝不含糊!负责公众号宣传和全程录像的刘子媛和杨居东以及节目单中文编辑王晓鑫个个尽职尽责,圆满完成交给的任务。。。

左起: 于芳,潘春梅,贾导演,苏鸿雁

 

票务上的那些事儿

 

这场大型文艺演出的地方不同于往年或一般的场所,毕竟是欧洲第四大歌剧院,一切都很正规,当然整体费用也很高。一期场地基本租金就要将近2万欧元,亏得杨总慷慨解囊,才得以使演出准备工作顺利进行,整个活动的接待工作也都是京京酒楼承担的。由于后来彩排原因以及同乐团合练,需要提前入场,再加上灯光和舞台扩展,以及背投等技术要求,场地费也在蹭蹭往上涨。光增加的场地费用最后比基本费还高,所以整场演出定的基调就是一定不能送票。除了演员有一张优惠票以外,其他全部按规定运行。我被分配负责一部分票务工作,值得庆幸的是,只要你按规矩办事,一视同仁,都能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近几年开始,海外华人音乐会活动逐渐告别免费送票的旧习,正一步步向规范化,合理化方向迈进。感谢华达,华茵,蒲公英,安华等几所中文学校和各大参演合唱团及中资机构的支持,还有远道从 Saabrücken 和Dortmund过来的同胞,为了自己喜欢的艺术家,不惜驱车几百公里赶来,很让人感动。感谢殷丽萍和马铭九两位老师不厌其烦接电话,发微信,不停跑邮局寄票,兢兢业业,承担了票务工作的半边天!杨总团队也是全身心投入工作,还有开元记者高扬,都认认真真,每一笔帐毫不含糊,为减少亏损尽了每个个体之力,值得大力称赞!

 

舞台边和后台见闻

 

离演出还有两天时间,国内演出团队陆续到达。在接演员的同时也召开了筹备组会议,我临时被委任为德方执行导演,说是执行导演,实际是舞台总监,负责话筒,道具,催场,为确保演出顺畅提供各项保障。从这一天起,我领教了德华京剧苑李皓瞳老师的厉害,他虽然年轻,但已经有7年舞台监督的实战经验,他三天只睡了6个小时,一边排“京剧漫谈“节目,一边落实各项负责人选,他连夜赶制的非常专业的工作人员分工表格,分工如此明确到位,着实让人吃惊和佩服!从他身上我理解了什么叫“戏大于天”!

在Giessen排练

 

在后台我也领教了国内大腕的敬业和对艺术的神圣追求。所有名家名角的老师们无一例外,他们都是早早就开始候场,琵琶演奏家吴玉霞老师和二胡演奏家邓建栋老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在出场前一直手不离弦,炉火纯青的演绎就是如此打造出来的。

邓建栋老师在后台出场前

 

临时找的几个志愿者也都是个个认真负责,坚守自己岗位。芦昕和宋阳专门从Giessen赶来, 无怨无悔,精神可嘉。王怡然聪敏好学,赵舒波,刘晨阳,李琪,李双成,李顺个个都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没出半点差错,还有数不清的幕后英雄:宋志坚,金枝,黄健,魏来,林伟,修波。。。

特别值得敬佩的是华达的舞蹈老师李荔,她不仅专门为此请假两天,带着孩子去Giessen参加排练,给她的任务也随时在变,但她毫不计较。当晚让她负责下场口,由于面对观众的门不能打开,她只能靠听觉来打开退场通道,一个晚上都躲在小黑屋里,毫无怨言,临走时把整个房间收拾的干干净净,显示了一个专业人士的高尚素养!

这次活动让很多人兴奋不已,也让我很是感概,我深知组织这么一场大型音乐会有多少艰辛伴随和多么不容易!它是需要有众多热心人参与,与众多侨团的人力物力支持以及不少个人的慷慨捐款分不开的!整场晚会有350名演职员工参入其中,后面又有多少感人的付出和故事,大家就不难想象了。还是应了那句话"众人拾柴火焰高"!就让这篇短文作为一个小小的纪念吧,纪念那些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们。。。

喧嚣过后,我们有许多经验可以总结,有许多教训可以汲取。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是业余人在做专业事儿,我们把不可能的事儿变成了可能!每一个为之付出时间和心血的人,不管是台前还是幕后,都值得为此自豪!

最后,感谢朱旭东老师所提供的部分文字素材。

部分工作人员合影

相关文章

中秋吉他音乐会

2016-08-31 04:07:00

中秋佳节至,吉他共欢歌。 在2016年中秋节即将到来之际,华达中文学校将首次携手黑森森林中学(

演出预告:音乐剧“木偶店的故事”

2019-08-16 14:26:00

为了增进中欧文化交流,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师生将来访德国并演出音乐剧“木偶店的故事&

音乐剧《木偶店的故事》

2019-08-27 04:27:00

       八月初刚刚开学,华达中文学校联合各种艺术团体组

学校活动

学校上课 - Unterricht

学校上课 - Unterricht

2025-05-10 09:30:00 Hessenwaldschule
学校上课 - Unterricht

学校上课 - Unterricht

2025-05-17 09:30:00 Hessenwaldschule
学校上课 - Unterricht

学校上课 - Unterricht

2025-05-24 09:30:00 Hessenwaldschule
Christi Himmelfahrt

Christi Himmelfahrt

2025-05-29 00:00:00
学校上课 - Unterricht

学校上课 - Unterricht

2025-05-31 09:30:00 Hessenwaldschu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