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短暂,记忆久远 - 2017暨南大学华文教师证书培训侧记
徐新 发布 2017-10-23 00:46:00 更新 2024-05-22 12:18:05二〇一七年夏天,利用回国探亲的机会,我来到酷暑下的羊城,参加了由国侨办和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主办的“华文教育.华文教师证书“暨南大学班的学习。
培训为期十八天,前期是研习和外出活动穿插进行,最后三天是证书书面笔试和教学实践测试。参加的九十位华文老师来自世界五大洲近三十个国家,分为三个培训班。每个班配有年轻的留校学生作为班主任,负责培训期间的学习和活动组织安排,并选出了班长,配合班主任的协调工作。
为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及各位学员在此期间生活得愉快,学校安排我们在临近大学的四星级颐和酒店统一食宿。舒适的环境和干净齐备的设施给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学员们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旅途的疲劳很快扫除了,大家如同新入学的大学生般兴奋地期待着学习生活的开始。
我们的学习时间安排紧凑,每天授课时间为上午8:30到12:10,下午2:55 到17:30, 另外加上三次晚上7:00到9:00的讲座。学习的课程接近十门,具体包括华文知识与能力,华文词汇教学,华文语法教学,华文教学与课堂教学综合方法,华文教材分析评价与使用,华文教学测评,华文教育技术和中华文化知识,以及三个讲座:“一带一路“专题,中文写作训练法和华文教师证书考试介绍。其中,华文知识与能力和华文教学知识与课堂教学综合方法占据了三分之一的课时,是培训的重点,授课的周静和常芳清老师灵活丰富的授课方法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堂课的信息量很大,课堂上我们聚精会神地听,认真仔细地记录笔记,希望抓住教授给我们的每一个经验。
教授中华文化知识的马新钦老师对我来讲也不陌生,他曾经参与了2015年在斯图加特举办的对海外华文教师证书的培训。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在他故事般的讲述中生动而富有魅力,他的课总是笑声不断,即使在炎热午后犯困的时间里每个学员还是听得津津有味,精神十足。华文教育技术的课是在计算机房进行的,主要学习数字华文教学资源的获取与处理,设计与制作,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授课的熊玉珍老师是计算机专家,她用短短的四个课时娴熟和精炼地解释了数字教学的制作方法。自如运用数字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中文的兴趣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学员感觉实用而课时安排太少,所以课后仍然留在计算机房加班加点地继续学习。其他科目授课老师的教学各有千秋,从不同的角度和观点带给了我们对海外教学的方法和经验的总结。
除了课堂上孜孜不倦的学习,我们学员也和老师交流针对海外不同地区,不同学习群体的华文教学,讨论地区文化差异对中文学习带来的影响,讨论教材选用和如何有效使用,也讨论了包括拼音教学,笔顺教学在海外华文教育中的作用等等。最后三天的证书笔试和教学实践测试,学员们更是不敢懈怠,挑灯夜战认真准备,为这次培训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为丰富学员们在广州的生活,更多的了解广东当地的风土人情,学校组织了前往广州,深圳和佛山的游览活动。先是参观了暨南大学校史馆,乘游轮夜游珠江,然后前往深圳的中华民俗村欣赏了金戈铁马,龙凤舞中华等大型表演,最后安排游览瓷都佛山,并在黄飞鸿武术馆观看了精彩武术表演,当然,次次收获的还有靓汤美食带给来的享受。除了广东的夏日炎热有些难以消受外,很多学员喜欢上了这里丰富多彩的生活。
这次暨南大学的短期学习让我学到了更多的专业知识,开阔了教学思路,提高了作为华文教师的专业素质。同时,也结识了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老师并成为朋友。每个班的学员们在朝夕相处的十八天里凝聚成了一个快乐的大家庭,在结业典礼上同台欢歌劲舞,在欢送晚宴上举杯祝福洒泪告别。